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产品信息 > 正文

银行理财产品有了“身份证”客户可据产品编码查询(图

类别:产品信息 日期:2017-9-22 23:22:27 人气: 来源:

  台海网(微博)4月10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钟榕华)去银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却被引导购买了保险产品甚至是私募产品,从而损失。这样的现象今后有望被扼制。近日银监会向各地银监局下发相关指导意见,要求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而客户可依据该编码查询产品信息。

  导报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厦门的一些银行网点尚未理财产品的登记编码,不过,在编码查询网站上,各家银行的产品都已经有了“身份证”号码。

  本月起,银保产品新规实施,对银行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作了进一步规范,以更有效地防止销售。而近日,有报道称,对银行自有理财产品,银监部门也出台了进一步指导意见。

  报道称,银监会已向各地银监局下发《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39号文),其规的理财产品都将必须有编码供查询,市民不用担心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遇到银行员工私卖的投资产品。

  文件要求银行发售普通个人客户理财产品时,需在宣传销售文本中公布所售产品在“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登记系统”的登记编码,而客户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产品信息,而未在理财系统等级的银行理财产品一律不得销售。

  针对以往常出现银行理财、保险产品等产品混售情况,39号文提出,监管层将引导银行逐步在营业场所设立有明显标识的理财产品专门柜台。此外,39号文还指出,研究建立银行业理财师资格认证分级体系,培养专业化的理财业务从业人员。

  昨天,导报记者登录“中国理财网”,在首页的显眼,即看到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公布栏,其中包括了工行、农行、厦门银行、招商银行等众多银行理财产品的编码和收益类型信息。此外,在网站还可根据产品编码或名称,查询产品信息。产品编码多以“C”打头。

  在一家网点,导报记者看到了提示谨防工作人员私下销售私募产品的告示,但当问及银行自有理财产品时,网点大堂经理拿出的一份近期在售产品清单里,只有理财产品名称、收益率、类别等信息,并没有“C”开头的统一编码。在导报记者走访的其它网点,情况与此类似。此外,在银行的官网上,也未发现相关编码。“我们还没有收到相关通知,你所说的39号文,应该还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性意见,并没有具体的性文件。”一位银行人士称,以往曾听闻消费者到银行网点存款或买理财产品,却被引导去买了保险,甚至少数理财经理私下兜售私募股权等产品,也对消费者构成。而监管部门统一编码,将更有利于此类行为。

  那么,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如何避免被理财经理忽悠去购买银行以外的产品呢?专家提醒,银行体系内的理财类产品经过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其风险较系外产品会可控一些,收益率也会低一点。如果投资者碰见信托类等高收益产品时,首先要多个心眼问问理财经理是哪个机构发行的;其次,一般银行正规渠道发售的信托类产品托管账户都是在本行,而非正规渠道发售产品的托管账户可能是在他行。

  推荐:

  

关键词:产品编码查询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CopyRight 2002-2016 风机设备网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